美育中国网,美育教育,美育高兵,中国美育网
公众号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美育动态 » 大型活动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师生代表前往美育基地中国美术馆参观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7  浏览次数:18454
核心提示:  5月12日下午,我校组织高等理工学院、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90余名师生前往我校美育基地中国美术馆参观实践。    中国美术馆目前展出的系列作品有中国美术馆典藏书法作品展、海之歌――王绍昌作品展、闻道未迟

  5月12日下午,我校组织高等理工学院、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90余名师生前往我校美育基地中国美术馆参观实践。

  

  中国美术馆目前展出的系列作品有中国美术馆典藏书法作品展、海之歌――王绍昌作品展、闻道未迟――沈鹏诗书作品展等。步入展厅,同学们即刻融入到中国美术馆从容大气的艺术氛围里。在安静有序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在一幅幅、一件件作品前时而拍照留念,时而低声交谈,时而驻足观望。师生们在清新隽永的写意画卷、线条流畅的素描肖像、张扬奔放的书法作品中流连忘返,共同品鉴美术之韵,感受中国写意画作“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的审美意蕴,领略艺术对人性的表达。


  参观过后,同学们纷纷发出感慨。

  

  ● 郭文楷同学表示:“本次参观中国美术馆之行,我有幸欣赏王绍昌先生的个人作品展――“海之歌”。生活在福建滨海城市泉州的王绍昌先生,其作品大多数以大海为题材,描绘海与人的情景。而同样生于泉州的我,自然对滨海城市有着独特的情结,这也使我对本次作品展生发了“异乡遇故人”的久违之感。聆听开幕式致辞时,王先生浓浓的闽南口音就已使我倍感亲切,而观赏王先生的作品之后,我更是有种“重返故里”的体验。从油画《浔浦祭海》到水墨画《向海而生》、《渔汛急》,王先生所描绘的渔海景象之大气磅礴不仅让我仿佛看到了故乡,还使我回想起儿时长辈们向我讲述的曾经家乡的渔海之情景,一切都愈发生动起来,历历在目。虽然我对美术没有很多专业上的见解,但这些作品,让在离家近两千公里的北京求学的我能够在这里找寻到故乡的气息,我想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贾亦韬同学表示:“中国美术馆一行中,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秀的书法绘画作品。无论是创作年代久远的山水竹梅,还是当代大师的油墨书画,都使我感受到了无论任何时期,都有很多艺术创作者深刻观察人民生活,用书画予以记录并抒发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意境,教育人从生活中寻求意境,从艺术中发现生活。这之中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展览人民的形象中张安治先生所绘的英模人物作品。这些形态各异但又有着同样坚定气概的英雄的肖像使我看到,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姜柏廷同学表示:“本次参观中我切身领悟到了中华艺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催生了我心中的艺术之火。习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在本次展览中通过中华博大文化的一角窥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坚定了自己的入党信心。从清新隽永的水墨画卷到线条流畅的素描,从风格各异,或张扬奔放、或入木三分、或清言雅语的书法作品到王绍昌先生水彩画中令人浮想联翩的海景,我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流连忘返,享受着艺术之美。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其本身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例如在书法展中和水彩画展中,我深刻认识到书法等领域学术性的一面,也意识到了在未来生活中加强美育学习的重要性。而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书法更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精华,是中国美学的灵魂。”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将美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美术馆是我国美术最高殿堂,是唯一的国家级美术馆,在提高国民审美素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典藏艺术大家精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和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28日,学校与中国美术馆签订共建“美育基地”的协议,就人才培养、文化艺术传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达成共识。此次参观实践活动就是落实协议内容,开启系列共建活动的第一次有益尝试。今后,我校将结合“学习日”活动,持续组织学生前往中国美术馆开展参观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助力学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艺术情操。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网站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