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中国网,美育教育,美育高兵,中国美育网
公众号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美育动态 » 大型活动 » 正文

扶贫路上的脱贫钥匙--记苗家政协委员黄树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5  浏览次数:18788
核心提示:  四川宜宾7月5日电,芦笙,是苗族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
   (四川电视台驻宜宾记者站记者 王宗强报道)四川宜宾7月5日电,芦笙,是苗族特别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因此,芦笙也成了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逢年过节,苗族人都会吹起芦笙,让优美的芦笙旋律伴着舞蹈来庆祝节日。而作为苗家男儿的高县政协委员黄树林,却把芦笙演变成了他扶贫路上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钥匙。

  黄树林(中)一家三代吹起欢快的芦笙曲(记者王宗强摄)
 
  今年已经40岁的黄树林,是一个芦笙制作师傅,他制作芦笙已有20多年了。黄树林说,他18岁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而且跟着他父亲学会了制作芦笙,制作芦笙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他都烂熟于心。在高县文江镇芙蓉村黄树林的家里,有一间30多平米的芦笙制作房,这是他生产制作芦笙的地方,在他的客厅里整整齐齐的堆放着已制作完成的芦笙,这些芦笙最贵的可以卖到1000多元一把。

  黄树林带领乡亲精工细作芦笙乐器(记者王宗强摄)
 
  作为政协委员的黄树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从他自身而言,并没有扶贫任务,但是自2016年12月成为一名县政协委员那天起,黄树林始终发挥着一名政协委员的作用,依靠自身制作芦笙的技术,用苗家文化带动该村村民,特别是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
 
  在黄树林的家里,我们认识很多苗村的贫困户。熊伟是高县文江镇新马村的苗家村民,在黄树林的带动下,一个曾经贫穷而沉默不语的人,不仅学会了吹芦笙,跳芦笙舞,最主要的是还做起了芦笙代销,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而这些都是来自于黄树林。
 
    冯树青是文江镇芙蓉村的建卡贫困户,跟着黄树林学做芦笙已经好几月了,一开始一点也不会制作芦笙,但黄树林不厌其烦,手把手硬是把他教会,而且很快就上手了,这几个月来冯树青制作芦笙的手艺越来越好,冯树青也越来越有干劲。现在冯树青在黄树林那里每月能挣上三、四千元,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已经制作完成的芦笙乐器(记者王宗强摄)
 
  黄银华也是高县文江镇芙蓉村的苗族人,由于残疾,不能做其它的体力活。4年前他就到这里学习制作芦笙,现在已经是黄树林芦笙作坊师傅级的员工了,每月最低收入3000多元,黄银华高兴的说:我也可以挣钱养家了,而且就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
 
   在采访中,记者好奇的问黄树林:芦笙那么高的价格,可以在城里建制作坊,何必在这大山里呢?黄树林微笑着说:我曾经想过到城里去生产,因为两个原因放弃了这个念头。一是我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很方便,并且芦笙的音质调试必须有一个清新的环境;二是去城里生产,我附近的村民很不方便,他们有的家里有老弱病残的,就在家里制作芦笙,又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很方便。做为一名政协委员,特别是一名苗家政协委员,有责任帮助咱苗村的贫困户脱贫,我还需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来学习这门技术。
图片14
  吹起芦笙跳起舞蹈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记者王宗强摄)
 
  为了保证芦笙的质量,打开销路,让大家都能挣到钱,黄树林从选材到制作都一丝不苟,手把手的教每一个工人,并加强对选材、加工、制簧片、调音的把关。另一方面,让他18岁的儿子黄永贵开启淘宝、微信等网络途径销售芦笙,通过互联网在全国打开销路。目前,黄树林的芦笙已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加班加点也常常不能达到顾客的需求量。在采访中,黄树林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来打来订购芦笙的电话。
  黄树林带领乡亲到竹林选材(记者王宗强摄)
 
  现在,黄树林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上有了更多的规划,他说:“只是制作芦笙,这条路还不够宽,还想在苗族文化上想想出路。”逢年过节和苗家独有的三花节,黄树林都会和苗族朋友跳芦笙舞,并参加各地的苗族活动,他们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吹起自己制作的芦笙,载歌载舞。黄树林想用这样的方式推广高县苗族文化,在传承苗族文化的同时,想用这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
  利用现代信息化进行网络销售(记者王宗强摄)
 
    2017年黄树林作为政协委员正式书写了“关于建议高县文江镇芙蓉村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上交政协,希望发扬苗家风采,在高县积极推广芦笙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带动大家制作芦笙来走出贫困只是一把钥匙,他想拿这把钥匙打开苗族文化这道古朴的大门,希望更多的目光能看到这道门里的风景,从而让这里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网站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